您的位置: 首页
新闻中心
基层要闻

赵楼煤矿:人才赋能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“源头活水”

作者: 李舒婉  发布日期:2024年04月23日

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只有人才跟得上,新质生产力才能成为有源之水。

近年来,赵楼煤矿牢牢抓住矿井人才队伍年轻化优势,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新举措、新机制、新路径,坚持以山东能源集团“31789”人才培养规划目标和兖矿能源“28315”自主培养选拔目标为引领,创新实施“育、用、留”三位一体培养模式,用心用力服务人才、用岗用策砥砺人才、用薪用情珍惜人才,全面构筑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,激活人才工作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
激活育才“奔涌之流”

赵楼煤矿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矿井基础性工作来抓,牢固树立“抓人才就是抓发展、抓青年就是抓未来”的理念,成立了由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建立“双导师带徒、轮岗交流学习、现场劳动锻炼、接收培养意见、成果展示评比”的“全链条”培养体系机制,全过程指导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。

通过月度自我总结,季度述职考评,轮岗交流成果评比、见习期满成果竞赛等方式综合评价人才,三个月为一周期进行考核打分,常态化了解思想动态,全方位指导高校毕业生培养工作,既肯定“成绩单”又开出“诊断书”,在“严管”中“厚爱”人才。

深推特色“蓝翎提质”职工素质提升工程,实施“蓝翎聚才”和“双培一提”计划,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“蓝翎筑梦”高技能人才培育阵地,为他们方便快捷地获取新知识提供最优环境。

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、首席技师的引领作用,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,学什么、育什么”的原则,劳模工匠、技能大师对其进行“一对一对接、面对面培训、手把手指导”,以才育才,倾心倾力把一群娃娃兵培养成能挑大梁、打硬仗的中坚骨干,达到“1+1>2”的育才成才效果。

面向全矿27个单位综合考虑分配方向,根据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为其寻求“上层兵书”,分门别类细化人才。通过双导师辅导、轮岗培训、跟班学习、现场实践等形式进行“补课式”多岗位锻炼,切实让高校毕业生了解现场、掌握流程、理解规程,不断提升业务能力、组织能力和安全管控能力。据悉,三年来累计48名高校毕业生走向了管理技术岗位。

疏浚用才“畅流之渠”

如何把人才队伍活力转化为推动“七个阳光”新赵楼全面创建、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,是赵楼煤矿“二次创业”新阶段面临的一道必答题。

赵楼煤矿积极贯彻山东能源创新人才建设方略,筑牢创新发展的“人才基石”,着眼于“实际、实用、实效”的原则,健全完善技能培养、岗位使用、竞赛选拔等创新人才培养体系。同时,注重科技成果转换,组织开展全员创新成果评比,对科技含量高、产生效益大、推广价值高的成果原创人员表彰奖励,在为他们发“红包”的同时,还将他们纳入“蓝翎人才库”,让人才队伍奋斗有舞台、表现有机会、努力有回报。

火炼方见真金,赵楼煤矿积极为人才担当重任创造条件、提供机会,大胆把他们放在关键岗位、赋予重大任务上磨炼。安排他们进技术创新团队,参与到矿井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探索研究,参与矿井智能化、信息化建设,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大显身手的“用武之地”。据了解,近年来,锁定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目标,采用挂职锻炼、轮岗交流、公开竞聘等措施大胆选聘提拔干部55人。其中“90后”26人、“80后”23人,大学生见习期满上岗20人,提拔任用的40岁以下中坚骨干占到85%以上,80后、90后的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。

建好留才“蓄水之池”

赵楼煤矿用“真心”换“真新”,在暖心服务上层层“加码”,着力办好职工“心头事”,为职工成长成才创造温馨环境。

聚焦职工关心关注的焦点,有针对性增加餐厅菜品花样,推出“陕西肉夹馍”“安徽牛肉板面”“云南过桥米线”等特色地域美食,让他们吃出“家”的味道;克服矿内职工宿舍房源紧张现状,安排28间标准间宿舍“一键”拎包入住,橱柜、电壶、电视、洗漱用品等必需品一应俱全,各房间WIFI信号全覆盖,让来自天南地北的高校毕业生吃的习惯、住得舒心,提供全方位、多维度、有温度的服务保障。

坚持组织高校毕业生开展“见好暖心第一面”“上好思政第一课”“凝心聚力素质拓展培训”等活动,引导高校毕业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、矿井概况、赵楼特色“阳光文化”,认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年轻化矿井的显著优势,增强对矿井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。

定期组织座谈会靠前嘘寒问暖,开展“中秋节茶话会”“驻矿年夜饭”“金秋诗会”等面对面交流活动,与之交心谈心、心心交融。针对来自东北、内蒙古、贵州等省外高校毕业生,积极采取增加年假福利、允许调休申请等措施,制定外地人才错峰放假和弹性休假方案,灵活调整假期时间。多频次举办线上线下联谊会、联欢会、相亲会,为其组建家庭扎根赵楼牵线搭桥,并对“红娘”给予一次性奖励,让人才把友交在这里,把家安在这里,把心留在这里,找到“吾心安处是吾乡”的归属感、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
据悉,自2019年以来,高校毕业生在册占比均在87%以上,较2016—2018年提高了49%,其中八成以上已在附近县城安家落户,是公司本部矿井高校人才留用占比最高的单位之一,实现了“筑巢引凤”向“引凤筑巢”的转变。

(未经授权禁止转载)